|
微信站友“李子”: 1,流式是以获取分子信息为主,13色的图像流式和18色的fortessa相比,经验丰富的流式人还是会选择后者;2,速度,虽然号称高速成像,但每秒最多收集3000个细胞;3,成像质量,机器的设计无法提供高倍显微成像;4,价格不便宜。5,前途。BD等公司提供了新的成像技术,在质量和速度上有了提升。片上流式结合成像也是很有前途的。深度学习技术结合成像技术-鬼成像也有前途。但核心还是分子,额外再有图像信息 |
站友马耀坤: 还有数据储存的问题,就算流式一管只获取获取5000个细胞,变成形态图也有5000张。数据量太大了。但跟形态一样只收200个,流式精度又不够。 |
图像流式有他自己的优点,但毕竟前提还是流式细胞仪,大众的需求还是常规流式的功能居多,图像只是极个别科研人员的需要。我们这边前几年买了台Luminex的图像流式,使用率极低极低,可能和地区的科研内容有关。其他的分析型流式却使用率很高。图像流式收集数据的速度确实和常规流式是没办法比的,并且它对样本浓度也有区别于常规流式。出来的数据确实比较大。如果想用图像流式做常规流式的分析,那真没法用。只能说图像流式有他的优势,市场对它的需求没这么大,现在常规的分析型流式还是主导。未来的图像流式也许会发展壮大,普遍走进大众视野(个人观点,有说的不合适的地方请见谅)。 |
家的感觉 发表于 2023-2-16 16:48 说的非常对。图像其实能够对信号起到辅助验证用,这是一个眼见为实的证据。 后面在获取速度上能够提升,应该是不错的方向。 |
手机版|流式中文网
( 浙ICP备17054466号-2|浙ICP备17054466号-2 )
GMT+8, 2023-12-10 13:05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© 2001-2023 Discuz! Team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