找回密码
 加入流式中文网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79|回复: 0

CD69不只是活化标记,还是藏在免疫细胞身上的“刹车片”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3 天前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亲爱的FLOWER,加入流式中文网,一起讨论,一起学习,享受更多福利吧!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加入流式中文网

×
在癌症免疫治疗领域,PD-1/PD-L1抗体被誉为“革命性疗法”,却依然面临响应率低、副作用大的困境。科学家们一直在寻找新的靶点,希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。  
2022年一项发表于《International Immunology》的研究将目光投向了一个熟悉的分子——CD69。这个曾经被视为免疫细胞“活化标志”的蛋白,原来在肿瘤微环境中,竟扮演着“耗竭推手”的角色。


CD69不只是“活化标志”

CD69最早在1980年代末被发现,是T细胞、B细胞和NK细胞活化后迅速表达的膜蛋白。长期以来,它被用作判断免疫细胞是否被激活的指标。  
然而,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,CD69远不止是一个标志物——它是一个多功能调控分子

  • 结构特点:CD69是一种Ⅱ型跨膜蛋白,以二硫键连接的同源二聚体形式存在(图1)。它的胞外域具有C型凝集素样结构,但不依赖钙离子识别碳水化合物,说明其功能不同于典型凝集素。
  • 调控细胞滞留:CD69能与鞘氨醇-1-磷酸受体1(S1P₁) 结合,促使S1P₁内化,从而阻止淋巴细胞离开淋巴组织,实现“滞留效应”。
  • 炎症中的“登陆平台”:CD69的配体之一是肌球蛋白轻链Myl9/12。在肺部炎症中,血管腔侧表达的Myl9/12成为CD69⁺ T细胞迁移并滞留在炎症部位的“平台”。


2025-11-25_08.29.56.png
图1 | CD69结构与功能区
- 胞外域:具有潜在的配体结合槽,可与Myl9/12、galectin-1、S100A8/A9等结合
- 跨膜区:与S1P₁相互作用的关键区域
- 胞内尾:含多个保守的丝氨酸/苏氨酸残基,可参与信号转导



游客,本帖隐藏的内容需要积分高于 55 才可浏览,您当前积分为 0
流式中文网FlowGuard®流式专用保存液,无需冻存,稳定保护各类流式样本,从容完成实验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加入流式中文网

本版积分规则

手机版|流式中文网 ( 浙ICP备17054466号-2 )

浙公网安备 33038202004217号

GMT+8, 2025-11-28 04:17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© 2001-2025 Discuz! Team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